常青研究室博士学位论文综述

发布时间2014-07-12 22:34:25

 常青研究室博士学位论文综述

常青研究室世纪之交以来共完成博士论文31篇,主要关注点在以下三个领域:中国传统建筑研究;西方影响下的中国近现代建筑研究;历史建筑保护与再生研究。在系列专题研究的理路上,坚持中国的问题、国际的视野,借鉴外缘学科领域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在课题的选择以及研究所触及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上均有所突破。

1. 中国传统建筑研究

常青研究室的中国传统建筑研究课题涵盖官式古典建筑、民间风土建筑(包括传统聚落、民居与私家园林)、中国建筑史学史等领域。在国内建筑学术界较早引入建筑人类学和文化地理学的方法,结合具体课题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1.1. 建筑人类学视野下的中国传统建筑

建筑人类学是建筑学和文化人类学的交叉领域,强调建筑是特定文化系统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通过习俗和制度、场景与仪式的研究更深入探讨建筑的意义。

邵陆《住屋与仪式———中国传统居俗的建筑人类学分析》(2004)重点考察中国传统建筑和各民族风土建筑中的一些现象背后的习俗本源,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试图探讨中国建筑历史中一些传统建筑现象的习俗和仪式的起源,如东西阶制度的来历、早期中国传统建筑偶数开间及其消失之谜等,下篇重点探讨各民族风土建筑形式背后的文化人类学意义。都铭《扬州园林变迁研究》(2009)抓住行为方式的变化导致园林形态演变的线索,从清代乾隆皇帝几次到扬州的巡游激发了扬州郊外游观方式的变化,即从以陆路为主转化为以水路为主为基本前提,以筱园的历史图像为例着重探讨了在此基础上扬州园林由封闭内向景观为主而逐渐具有沿开放空间的界面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解释了刘大观“扬州以园亭胜”的说法,明确此句强调的是扬州园林对于城市景观塑造的意义。齐莹《中国古代宫廷权力空间演变研究——隋唐宫廷制度流变及其影响新探(2012) 则从权力空间的视角考察隋唐宫廷制度的流变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场景分析是建筑人类学研究空间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杨毅《云南传统集市场所的建筑人类学分析——以大理“街子”为例》(2005)以大理“街子”为例对云南的传统集市进行了详细的场景分析。吕峰《宗族聚落的风土空间特征——杭州长河来氏宗族聚居地的建筑人类学分析》(2008)将场景和习俗分析的方法应用到传统风土聚落。在大量古代日常生活的场景已经不再存在的情况下,历史图像的研究价值凸显了出来。常青研究室近年来有两篇博士论文以宋代《清明上河图》及其在后世的多卷仿本为研究对象,张建《石渠本清明上河图中的北宋东京城研究——商业大街的建筑与民俗景观分析》(2005)重点对石渠宝笈三编本《清明上河图》中绘制的北宋东京汴河大街场景进行分析研究,刘涤宇《中国古代市井图像的时空特征——历代清明上河图比较研究》(2012)则将建筑类型学基础上的城市形态分析与场景分析相结合,将绘制于从北宋到清代,体现了包括北宋东京、明清苏州和清代北京城市特征的共计24个版本以《清明上河图》命名的市井长卷画中涉及城市各要素及建筑形态的演化信息和地域特征进行了多方面的比较研究,并澄清了图像研究对于中国古代城市空间研究的意义。李辉的《晚明民间生活场景的空间叙事》对晚明小说《金瓶梅》中城市、建筑、装饰、园林等图像和文字信息作了建筑叙事角度的整理研究。

1.2. 中国民间风土建筑研究与文化地理学

与官式古典建筑相比,民间风土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中延续到今天的传统,但在当前快速现代化的背景下也面临困境。所以,对民间风土建筑遗产的发掘工作也成为常青研究室近年博士论文的主题之一。张昕《山西风土建筑彩画研究》(2007)和陈捷《五台山传统匠作——佛寺造像研究》(2009)就是这方面的代表。包海滨《鲁班经匠家镜研究》(2004)则通过对地方具体营造文献的考察,追溯风土建筑的历史和变迁。

从文化地理学地域分布和交流的思路出发,关注中国民间各语族、方言区的风土建筑的特征,以及风土建筑营造匠系分布与语言区划的关系,是近年常青研究室特别关注的一个课题。尧云《晚明娄东-淞沪园林的特征及影响——从文献解析16-17 世纪吴淞江流域的造园意匠》(2013)则从太湖流域各地区造园技术和意匠的影响和传播为切入点,从对《娄东园林志》等文献的分析入手,考察了晚明娄东-淞沪园林的特征及影响。沈黎《香山帮匠作系统变迁研究》(2009)既追溯古代文献记载,又立足于今日香山帮匠系在营造上的各种特征,对香山帮匠作系统的源流和变迁做了全面的考证。目前正在进行中的博士论文还有对浙东南和江西匠作系统的梳理及对各匠系间交流的研究。

1.3. 中西交流视角下的中国建筑史和史学史研究

19世纪中叶之前的中国虽然与欧亚大陆其他文明相比自成一体,但与外来文化的交流,对外来因素的吸收和涵化大量存在,并对中国传统建筑的发展历程造成了深远影响。徐永利《外来密檐塔形态转译及其本土化研究》(2008)便是研究外来传入的密檐塔建筑形态在汉地的变迁和本土化过程。梁旻《古风古典”——中国传统家具形制与风格的转型及流变研究》(2011)则在中国古代逐渐由席地而坐演化为垂足而坐的大背景下研究宋代家具的特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黄家瑾《中西交流中的中国形象——钱伯斯〈中国建筑、家具、服装、机械及器具设计〉之探析》 (2010) 则探讨了18世纪的西方早期中国建筑史研究者威廉·钱伯斯对于中国建筑等内容的重要著作所体现出的中西交流中的中国形象。

1.4. 其他

崔勇的《中国营造学社研究》(2001) 20世纪初标志着中国建筑史研究在中国本土兴起的中国营造学社为研究的核心内容,梳理了与中国营造学社相关的重要人物的生平事迹,并详细考察了中国营造学社建立和发展过程中的若干关键环节的来龙去脉,并通过大量的人物访谈,以口述史的方式记录了这段历史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西方影响下的中国近现代城市和建筑研究

19世纪中叶之后,从开埠城市开始,中国建筑和城市开始了艰难的近代化转型。这段时间,西方的各种建筑形式和建筑技术开始引入中国,并催生了中国本土建筑师和建筑设计行业的产生和发展。上海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西方新建筑技术和建筑设计思想传入中国的前哨站。常青研究室近期的若干博士论文立足上海,放眼全国,并上溯西方影响的源头,对西方影响下的中国近现代城市和建筑做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2.1. 中国近现代建筑风格的西方源头和在中国的流变

装饰艺术派(Art-Deco)和新古典主义是直接影响包括上海在内的中国近现代城市风貌的两个最主要的西方建筑风格。许乙弘《Art Deco的源与流——中西“摩登建筑”(1920-1930年代)关系及其都市人类学分析》(2004)和严何《古韵的现代表达——新古典主义建筑演变脉络初探》(2009)分别探讨两种建筑风格在西方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并探讨两种风格被引入中国后各自的演化脉络轨迹。

2.2. 中国近现代城市和建筑形态的技术支撑

中国近现代城市,特别是上海,城市和建筑所体现出的西方影响下的“摩登文化”,背后是当时从西方引进的各种技术条件的支撑。张鹏《都市型态的历史根基——上海公共租界都市空间与市政建设变迁研究》(2005)梳理了近代以来上海公共租界市政设施建设的历史,及其与都市空间形态之间的密切关系。董珂《上海近代历史建筑饰面的演变及价值解析》(2013)则以上海近代建筑饰面材料变迁的历史为主线,探讨建筑技术的文化意义。蒲仪军正在进行中的博士论文写作重点关注上海近代建筑设备的发展和演变历程,并考察其与“摩登文化”的关系。

2.3. 近代上海区域空间形态的变迁

上海作为中国近现代城市的重要代表,其各区域空间形态的形成和演变往往体现了中国建筑乃至政治、文化、社会近代化轨迹。张晓春《文化适应与中心转移——上海近现代文化竞争与空间变迁的都市人类学分析》(2004)以华洋文化竞争为主线索,对上海近现代城市中心的变迁轨迹做了周详的阐释。魏枢《〈大上海计划〉启示录——近代上海华界都市中心空间形态的流变》(2007)重点考察了与上世纪30年代《大上海计划》相关的五角场地区从规划到建设过程的来龙去脉。王方《外滩原英领馆街区及其建筑的时空变迁研究(1843-1937)》(2007)则聚焦于外滩原英领馆街区(即最近命名为“外滩源”)的地块在近百年时间里空间形态和建筑的变迁。

3. 历史建筑保护与再生研究

随着中国近年来快速现代化的历程,历史建筑保护与再生的课题逐渐提上日程并进入公众视野。考察中国历史建筑保护与再生的基本策略,不可避免要考察和借鉴先行一步的西方各国的相关经验。陈曦《建筑遗产保护观念的演变——对西方近现代保护思想史的批判性思考》(2014)以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互动为核心,考察西方近代以来建筑遗产保护观念的发展演变,并涉及到中国建筑遗产保护观念的源流问题。董一平《机械时代的历史空间价值——工业建筑遗产理论及其语境研究》(2013)对作为“非有意为之”的纪念物——工业建筑遗产的理论及其语境作了详细的探讨。左琰《德国柏林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再生的经验及启迪》(2005)和王红军《美国建筑遗产保护历程研究——对四个主题事件及其相关性的剖析》(2006)分别对西方不同国家的建筑遗产保护的有益经验及其实例进行了探讨和分析。李晴的《城市“村落”的形态——珠海“城中村”空间与城市变迁的都市人类学分析》(2005)运用都市人类学方法,聚焦于中国当代城市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城中村”,探讨其形态背后的发展演变脉络,并作了有针对性的策略研究。刘旻《历史空间适应性再生的理论及其应用模式研究》(2012)聚焦于历史空间适应性再生的理论与实践。陈青长《基于共生原理的上海里弄再生探索——以新兴顺里为例》(2011)以新兴顺里所代表的上海里弄为个案展开关于适应性再生策略的探讨。

20146月,常青研究室博士学位论文共计有13篇被评为校级优秀博士论文, 9篇获上海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4篇在修改后作为专著正式出版,另有3篇即将付梓。这些成系列的博士论文在国内和海外获得广泛关注和好评。

刘涤宇执笔)